《梵谷:星夜之謎》 Loving Vincent :走入後印象派的斑斕世界

影評 歐洲

知名的後期印象派畫家文森梵谷(Vincent van Gogh),短暫的人生中飽受精神疾患困擾。在南法亞爾(Arles)的精神病院接受療養後,經同期畫家畢沙羅(Pissarro)介紹,搬到了巴黎附近的鄉村小鎮—瓦茲河畔歐韋(Auvers-sur-Oise),接受嘉舍醫師(Paul Gachet)的治療。然而,在此不到一年的時間,梵谷便舉槍自盡,結束了短暫而絢爛的 37 年歲月。

Continue Reading

《敦克爾克大行動》 Dunkirk :英雄神話的解構與重建

影評 歐洲

1992年,克里斯多夫・諾蘭從英國乘著一艘小艇,渡過了英吉利海峽,抵達當年盟軍撤離歐陸的北法海灘—敦克爾克。這段原本僅兩小時的航程,卻因著海象的險惡,而足足花了諾蘭將近十九個小時才完成。在那艘孤舟顛簸擺盪之中,拍攝《敦克爾克大行動》的念頭逐漸萌芽,之後的二十五年間,他陸續透過《記憶拼圖》與《全面啟動》揣摩操弄時空的手法、歷經《黑暗騎士》三部曲鍛鍊大場面鏡頭的指揮調度、秉持一貫對膠捲底片近乎痴狂的藝術堅持,終於,諾蘭帶著他的集大成之作,抵達彼岸了。

Continue Reading

《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當我們的解密方式跟他人不同時,世界就成了亂碼

影評 歐洲

《模仿遊戲》的片名取自電腦科學之父--艾倫圖靈提出探討人工智慧的其中一項測驗。在測驗中,人們必須試圖判斷文字對談的對象是真人還是機器,五十年後的今天,還尚未有電腦成功騙過人類。是什麼讓人類在傳遞訊息上這麼與眾不同,而在人與人的互動上我們又是如何解開那些字裡行間的秘密;某種程度來說,人們從小就成了一位密碼學家,試著合理化世上的所然、解密他人話語中的言外之意。而當我們的解密方式跟他人不同時,世界就成了亂碼,我們也就永遠孤立。艾倫圖靈就是這麼一位與眾不同的人,儘管他是數學天才,但擁有社交互動障礙、及異於常模的性傾向的他,活在這個世上卻是這麼艱難。

Continue Reading

《愛的萬物論》The Theory of Everything:生命尚存,總有希望

影評 歐洲

《悲慘世界》飾演Marius的英國新生代Eddie Redmayne,這次挑起飾演傳奇人物史蒂芬霍金的重任。本片為根據其霍金妻子--潔恩霍金的回憶錄所改編而成,著重在兩人的相遇相愛,以及史蒂芬罹患運動神經元疾病(漸凍人)後的種種歷程。呼應《星際效應》(以及本獎季許多片子),本片一樣圍繞時間與空間的關係(史蒂芬霍金乃宇宙論和黑洞的權威),以及科學和超越科學之事。當科學數據告訴主角,他只剩下兩年的壽命可活,他卻勇敢不放棄希望,至今已活到72歲。電影結尾的一句話,是史蒂芬透過合成語音說出的:「不論命運看似有多糟,你依然可以有所作為、有所成就。生命尚存,總有希望」,正是透過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理念。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