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Normal People:渴望有一個懂你的人

影評 影集 歐洲

「我這一生,一直都是孤獨的,真的。」
「嗯,我懂你的意思。」
「但我跟你在一起的時候,從不覺得孤獨。」

 

前陣子終於把每集半小時,共 12 集的愛爾蘭迷你劇集《正常人》(Normal People)看完了。看完感到一股淡淡的惆悵,但也彷彿受到清風吹拂,心中一陣舒暢。很久沒有看到這麼清新脫俗的劇了。之所以看這麼久,其實私心是有點捨不得看完,捨不得離開 Marianne 跟 Connell 這兩個人所構築而成的美好世界。《正常人》談的是一對從小在愛爾蘭小鎮一起長大的同學,從高中青澀懵懂的時期,一直到他們前往都柏林唸大學、完成學業的故事。這段 17 到 22 歲最精華的青春歲月,在這部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劇中,以大量的時間軸跳躍,輔以兩人獨處時的對白,讓觀眾可以進到他們最私密的心理世界。

《正常人》當中的愛情沒有灑狗血式的背叛或情緒勒索,卻將兩個人在一個對等的愛情中所得到的滿足和受盡的委屈,都描述地淋漓盡致。以兩個再正常不過的普通人,經歷著再日常不過的成長事件,去帶出其實每個平凡無奇的人,在情感的追尋上都是顢頇呆傻、在人生的摸索上都是跌跌撞撞,而這些都成就了何其不平凡的故事。最終,《正常人》要講的,更是人隱生性的孤獨感,以及在世界上渴望與他人連結、渴望有一個懂你的人的那份卑微祈願。

 

「我不太能跟別人合得來,事實上那一直是我的弱點。在學齡時期我確實感受到一種孤立感,儘管大家似乎是喜歡我的。然而現在這裡,我覺得人們好像不那麼喜歡我。我當初以為我遠走他鄉、換一個環境會好一些,或許我會遇到更多契合的人,然而卻事與願違。我以為我離開是為了開啟一個嶄新的人生,但我卻恨透了這裡。而同時我也再也無法回頭了…我永遠無法拾回過去的人生了。」

 

兩位年輕的演員,Daisy Edgar-Jones 與 Paul Mescal 的演出都讓人驚嘆。他們成功詮釋出一種誠實而對等面對彼此、包含性但不全然是性的性別關係,在肉體之外我們更可感受到他們真切的靈魂交流。《正常人》讓人不難聯想到一樣是由日常對話堆砌而成的愛情經典《愛在》三部曲,同樣地這兩位年僅二十出頭的演員,也可能就是我們這一代的 Celine 和 Jesse。整部劇的手法輕盈卻深入人心、攝影和構圖沈靜而不張狂卻能夠在最日常的場景中汲取美麗。愛爾蘭的獨特樣貌充斥整部劇,不時點綴著北歐的寒意和足以和《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匹敵的夏日義大利villa景色。

如果說 Phoebe Waller-Bridge 的《倫敦生活》(Fleabag)是前兩年最具代表性的當代都會愛情劇,那《正常人》大概就是 2020 這個講求社交距離的世界中,最貼近人心的全新力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是改編自 1991 出生的年輕女作家 Sally Rooney 的同名小說,劇組也起用了大量的女性幕後人員,包含製片、其中一位導演、兩位編劇、兩位攝影、兩位選角指導、美術、妝髮、佈景設計、服裝設計等,都由女性擔任,而特別在性愛的場景都可以看出這些女性意識的痕跡。前六集由《不存在的房間》愛爾蘭導演 Lenny Abrahamson 執導,與後六集相比,是我比較喜愛的。然而也許那也是因為後期的故事當中,角色們被迫成長,被迫面對人生中的遺憾和苦痛。而記憶中那段斑斕的青春年華,往往仍是最令人無限嚮往的夢鄉。

 

「我會去。」
「我會留在這。」
「而我們都會好好的。」

 

1 thought on “《正常人》Normal People:渴望有一個懂你的人”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