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電影是關乎「啟示」(revelation)——美學的、情感的、靈性的啟示。電影是關乎「角色」——那些複雜的人物、他們內心互斥甚至時而矛盾的人性,以及他們如何深愛對方、卻又互相傷害,有時又突然必須與自己面對面。電影是關乎我們如何面對那些大銀幕上,甚至擴展到人生當中那些出乎預期之外的人事物,並且不斷擴張、探索這個藝術形式最極限的可能性。
(本文摘錄片段翻譯,完整請見《紐約時報》專欄)
對我們來說,這就是核心重點——電影是一種「藝術形式」。
漫威電影當中,包含了許多我所認知中電影藝術該有的元素。然而,這些電影所欠缺的是啟示、懸疑、和真實的情感危機。這些電影沒有冒任何真實的風險。
換句話說,漫威電影所「是」的,是保羅湯瑪斯安德森(按:《黑金企業》導演)、克萊爾德尼(按:《軍中禁戀》導演)、史派克李(按:《為所應為》導演)、亞瑞阿斯特(按:《宿怨》導演)、凱薩林畢格羅(按:《00:30凌晨密令》導演)、魏斯安德森(按:《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導演)的任何一部電影所「不是」的。當我觀賞這些導演的任何一部電影時,我知道我會看到完全新穎的東西,並被帶到超乎預期、甚至是無以名狀的全新感官境界。這些電影會擴張我對於影像和聲響說故事方式的理解與想像。
許多漫威電影,確實都是由非常多優秀而天賦異稟的藝術家合力打造而成。然而這些電影全都缺乏了電影藝術的精髓:單一藝術家的統合性藝術眼界(the unifying vision of an individual artist)。因為,當然,單一藝術家就是這個產業中,風險最高的因子。
令人難過的實際景況就是,(在如今的電影市場中)我們有兩個相異的場域:有所謂的全球性視聽娛樂(按:指漫威電影與其他類似的大眾化、模板化、續集化電影),然後有所謂的電影。他們有的時候會互相疊合,但卻是越來越少。
對於任何夢想拍電影的、或是才剛起步的創作者來說,這樣的處境對於藝術是殘酷且幾乎沒有容身之處的。而單單書寫這些文字,就讓我內心充滿了深深的哀傷。
–
原文撰文者為馬丁史柯西斯 Martin Scorsese
美國電影導演、監製、編劇、演員和電影歷史學家
AFI終身成就獎得主,也曾獲得奧斯卡金像獎、金棕櫚獎、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銀獅獎、格萊美獎、艾美獎、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和美國導演工會獎。
–
代表作品:
《計程車司機》
《蠻牛》
《喜劇之王》
《四海好傢伙》
《紐約黑幫》
《神鬼玩家》
《神鬼無間》
《隔離島》
《華爾街之狼》
《沉默》
《愛爾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