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還是一個有選擇的戰場
生活,卻是無人可以避免。」
年輕導演廖建華的《狂飆一夢 The Price of Democracy》,為那些台灣民主抗爭路上的無名英雄前輩,留下了珍貴的影像紀錄。長久以來,我們習慣在書本和紀錄片中,以編年史的角度帶過要點式的歷史事件。而《狂飆一夢》則補足了見林不見樹的遺憾,為民主運動的年表增添了活生生的臉龐與身影。電影選擇了兩位幾十年前黨外運動興盛時期的領袖人物,告訴你他們的生活在現今解嚴後的台灣是什麼模樣。曾心儀與康惟壤,成了歷史上曾經耀眼卻已逐漸被人遺忘的那些人們的代言,去辯證那些年輕時的義無反顧,是否到如今都仍承受的起時代的考驗。
電影中有兩幕讓人特別印象深刻--康惟壤回到了他好幾十年前的競選總部,牆外斑駁字樣依稀留存,他始終未能當選公職進入體制拼搏,如今望著川流車潮,憶起當年的造勢群眾,倍感唏噓。另一幕是當兩人在幾年前到了凱達格蘭大道參與反迫遷運動時,在新一代的抗爭運動者之中,他們的身影顯得突兀,但曾心儀呼喊口號的聲音,卻比任何年輕人都還要堅定。
他們就像《愛爾蘭人》裡勞勃狄尼洛演的主角,一生致力於實踐心中的正義理想,歷經風霜後到頭來卻發現身邊的夥伴接連離開,高處不勝寒,自己的意氣風發也早已被遺留凝固在過去。那種時空錯置感(anachronism)顯得格外諷刺與殘酷。這些時勢所造的革命義士,如今成了市井的佝僂。他們拋家棄子、成全大愛,而這一切是否值得、是否遺憾,或許根本就沒有解答。抑在他們當年初踏上街頭至今輾轉數十載,也許每天的答案都不盡相同。
這似乎並不是這部片想要扣問的命題,反而是重新將他們拉回人的本質,去凝視街頭鬥士最日常的人生風景。但或許將他們從過去的歷史和脈絡中獨立出來,在電影缺乏足夠情境和語境之下,確實會使已然有世代差異的觀眾有些難以全然領略。若是不熟悉台灣民主運動的觀眾,或甚至是外國觀眾,在觀看這部片時,或許會對於那些那些盤旋一生的悲愴、那些在國與家之間取捨的苦痛,以及片中人物所付出的代價之沈重,感到一種疏離的淡然旁觀感。
每個人的故事都是值得被述說、被紀錄、被聆聽、被看見,因為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而且美得無與倫比的。因此,曾心儀與康惟壤的故事是吸引人的、他們的生命力是真實而動人的。但,在觀影過程我不禁去想,若將紀錄對象換作他人是否一樣會讓人看得津津有味。而若是如此,選此二人作為本片的主角的關鍵與不可取替性就有些讓人迷惘。
最終,電影拍著拍著似乎也跟兩位主角的人生一樣,陷入了一個暫時出不去的胡同裡,理不出一個明確的敘事動能和出口。或許這種跟拍式的紀實電影,必然會遇到這種無奈的困窘,而這也讓人想到另一部相似的紀錄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但《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卻誠實且坦然面對敘事的難題,把那種迷惘和困窘,轉而融進、昇華為電影的拍攝和呈現形式,這也就是它厲害而讓人耳目一新之處。
《狂飆一夢》本週五已上映,仍然推薦給關心台灣民主運動的影迷們進場支持。
–
延伸閱讀:
▋電影書|狂飆一夢:台灣民主化與沒有歷史的人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6125
▋紀錄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Out Youth in Taiwan
https://giloo.ist/video/234?episodeId=237
https://video.friday.tw/movie/detail/41180
▋紀錄片|《民主邊緣》The Edge of Democracy
https://www.netflix.com/tw/title/80190535
▋紀錄片|《國會女戰將》Knock Down the House
https://www.netflix.com/tw/title/8108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