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未知數》The Half of It:愛之多重面貌的可能性

影評 美加

Netflix 電影《青春未知數》(The Half of It)由《面子》華裔美籍導演伍思薇(Alice Wu)執導,甫榮獲 2020 翠貝卡影展最佳劇情片。

看完《青春未知數》後,其最大的特色就是雖然披著青春成長愛情電影的外皮,並點綴著校園同儕、同志情慾初探和美國第二代移民等議題,但最終它並沒有囿於這樣常見的YA電影框架之中。比起《性愛自修室》和《愛的過去進行式》它顯得更加成熟,也不會只在乎誰一定要跟誰在一起。而對照《虎尾》和《別告訴她》,美國華裔的隔代疏離和種族問題也僅是點到為止,沒有拘泥在自己的成長背景追根溯源,而是更聚焦在當下的時與地。

「愛情並非恆久忍耐、富有恩慈、或謙遜的。
愛是亂七八糟的、糟糕的、自私的…大膽無畏的。
愛情不是找到你完美的另一半,而是那個過程
―—那個不斷嘗試、極力伸手、而失敗的過程。」

“Love isn’t patient and kind and humble. Love is messy and horrible and selfish and bold. It’s not finding your perfect half – it’s the trying and reaching and failing.”

追根究底,它並不是一部合格,或說是符合想像的愛情電影,片頭一開始就開誠布公地明示了,這不是一個擁有美好結局的浪漫喜劇。然而,他卻也因此走出了自己的全新樣態,將一名在美國中西部小城鎮中,一個不起眼的華裔女孩,所會遭遇到的親情、愛情、友情,以及對於人生的各種懵懂和撞牆,都多少沾染到一些。主角在當中透過老電影、繪畫和詩詞文學,對照人生價值觀的哲思探究,也頗具詩意,甚至偶爾讓人聯想到賈木許的《派特森》。這麼來說,從《親愛的初戀》到這部《青春未知數》,同志青春電影的路,彷彿又拓得更寬一些了。

伍思薇導演本身即是一名出櫃同志,正如同《燃燒女子的畫像》的 Céline Sciamma 一樣,她們鏡頭下的女同志是不需要刻意獨樹一格的,而情慾也不是那麼非黑及白的。(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部片也都是由女性攝影師所拍攝;《燃燒》Claire Mathon、《青春》Greta Zozula)。伍思薇導演談起本片的創作起源,是當她年輕時出櫃的時候,第一個讓她心碎的人不是女性,反而是她的一名直男友人。在本片中一男兩女的主角三人之間,那種有時是純粹友誼有時又浮動著曖昧的潛力,是有機且引人入勝的。

“I always thought that there was the one right way to love. But there are so many more ways than I knew.” 與其說這是一部愛情電影,不如說這是一部關於愛與情,其眾多面貌與可能性的電影。可惜受限於篇幅和整體的節奏分配,電影前半段感覺太久才進入狀況,而後半段有顯得收得有些草率,也許這樣的題材可以改拍成迷你劇集會更為適當。

一幕兩位女角一起泡溫泉的畫面,水面完美映出了兩人的臉部倒影,呼應了片頭主角所口述的典故:古希臘人相信人類原先有四隻手、四條腿和兩張臉,快樂而完整。直到有一天被神明劈為兩半,落得人們終其一生遊蕩人間,找尋自己所遺失的另一半、無止無盡地嚮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