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Joker 觀後短評

影展 影評 美加

甫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最佳影片的《小丑》,或許是多了這份包袱,在多倫多首映後的評價反而比較沒那麼一致大好。然而,《小丑》毋庸置疑是今年製作最精良的電影之一,汲取了漫畫原著的養分,並完全開出自己的一條路線,《醉後大丈夫》導演的強勢回歸,讓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故事雖然是描述惡名昭彰的小丑,但沒有直接改編自漫畫的情節。導演與編劇比較像是架空了一個平行的高譚市,去述說一個當代都會極為寫實的社會底層經驗。整齣電影,我們就是在觀看一個被社會遺棄的精神病患,如何一點一滴被黑暗吞噬、終究成為了連觀眾都無法為之護航的怪物。

這是一部私密的、探索心理疾病和社會底層掙扎的起源故事。對我來說,很難去跟希斯萊傑的小丑比較,因為希斯萊傑是成功扮演一個荒唐的狂人,而瓦昆菲尼克斯則是慢慢退去他的層層武裝,逐漸揭露他底層最真實的自我。他不是「成為」小丑,而是他本來就是,只是現在才揭示。

瓦昆完全讓人五體投地,他的那個詭譎笑聲讓人頭皮發麻(看完兩天了還是會不時想到)、感到無比悲憫,眼神、舞蹈的舉手投足都充滿了自我解放與再無任何可失去的苦毒怨恨。奧斯卡影帝應已是囊中物。

攝影與燈光設計,以及配樂和音效,都非常厲害地塑造出一個陰鬱慘綠的世界。配樂的存在感很大,重複性的小三度大提琴動機成了小丑的主題,再加上定音鼓的底韻,直到最後角色完全蛻變完成,大量的銅管樂再一齊加入烘托到最高點

這部片比預期中更慢火燉煮、聚焦也更窄小,細緻的心境探索優先於轟轟烈烈大場面,也因此熬煉出一個更加吸引人的角色。透過捨棄漫改作品常見的那種帶有安全距離的異想世界、反而改走寫實路線,更能讓觀眾融入在其中——我們任何人都可能是小丑。弱點大概是劇本,當中想要探討的社會控訴與階級反思的部分,並沒有期待的尖銳或深入(甚至有點說教意味),而故事的劇情發展也沒有太驚艷之處。

「我曾經以為我的一生是一齣悲劇,但我後來才發現,其實是一場鬧劇。」

1 thought on “《小丑》Joker 觀後短評”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