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年終盤點時間,每次耙梳整年度的電影,都發現越來越難濃縮在十部之內,因此,請容我延續去年的方式,效法我的偶像--《洛杉磯時報》影評人 Justin Chang,以共同主題「電影配對」的方式,列舉我心目中今年最佳的十「對」電影。
今年一共看了 240 部左右的長短片,或多或少都得以透過這些影像之詩,再度找到與世界的連結、繼續在日常中匍匐前進的燃料。雖然電影的好壞絕對可以批判評斷,但每個人與電影的連結是沒有人可以奪去的。因此,在提出推薦名單時,我不期待所有人認同我的觀點,甚至我期待每個人都能因此去認真感受每部電影對他們各自所說的話,並判斷出自己所愛的為何。或許提出這樣的名單,就是一件有意義的是。終究這只是我個人的主觀喜好,喜歡的東西跟好朋友分享,就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情而已。2019 若有學到什麼,那就是把電影推廣出去、把感受留給自己;而你心中的那些感動,是沒有其他人能夠奪去的。
綜觀 2019 年的電影,似乎年初到年中都鮮少有亮點,直到下半年才連連冒出讓人欣喜的電影。今年不意外的,影廳仍大多都被續集、漫改、番外篇、翻拍、重啟作給佔據,雖偶有佳作(請見我的第 11 & 12 名),然而大多都不甚理想。縱覽以下的「大片」,只覺得既視感跟疲憊感很深,怪不得馬丁爺爺說現在很多電影都跟「遊樂園」一樣:《玩命關頭:特別行動》、《馴龍高手3》、《黑魔女2》、《蜘蛛人:離家日》、《冰雪奇緣2》、《牠:第二章》、《寵物當家2》、《哥吉拉:怪獸之王》、《星際大戰9:天行者的崛起》;、《捍衛任務3:全面開戰》、《野蠻遊戲:全面晉級》、《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X戰警:黑鳳凰》、《MIB星際戰警:跨國行動》、《大黃蜂》、《全面攻佔3:天使救援》、《驚奇隊長》、《沙贊!》、《小飛象》、《艾莉塔:戰鬥天使》、《霹靂嬌娃》等。
說到馬丁爺爺,今年也有一個現象是,看見許多大導演們不約而同拍起了反芻年歲、直視衰老的集大成之作,像是馬丁史柯西斯的《愛爾蘭人》、昆汀塔倫提諾的《從前,有個好萊塢》、佩德羅阿莫多瓦的《痛苦與榮耀》,以及安妮華達集畢生精華的《安妮華達最後一堂課》(硬要說的話,李安的《雙子殺手》也算)。但於此同時,我們也對於許多拍攝第二部片的年輕導演今年所交出的成績,令人感到振奮與充滿希望;像是喬丹皮爾的《我們》、葛莉塔潔薇的《她們》、羅伯艾格斯的《燈塔》、亞瑞阿斯特的《仲夏魘》,以及王子逸的《別告訴她》。首次執導長片的《A+瞎妹》Olivia Wilde、《悲慘世界》Ladj Ly、《大西洋》Mati Diop、《大地密語》Ljubomir Stefanov & Tamara Kotevska、《隻手探險》Jérémy Clapin,也都是非常精彩的潛力影人。
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實力派演員的強勢回歸,像是《從前,有個好萊塢》與《星際救援》的布萊德彼特、《茱蒂》的芮妮齊薇格、《我叫多麥特》的艾迪墨菲,都再次重返榮耀,甚至是《愛爾蘭人》的勞勃狄尼洛、艾爾帕契諾與喬派西,也交出了近年來最佳的演出。今年蛻變最大的除了《燈塔》與《國王》的羅伯派汀森之外,大概就非席亞李畢夫莫屬。這位爭議男星竟也從《變形金剛》的模版花瓶,在《我的寶貝男孩》和《花生醬獵鷹的願望》中蛻變成演技更加沈穩內斂的迷人影星。
而今年的電影又有哪些共通主題呢?除了看見許多龐大系列的終結,像是《星際大戰:天行者的崛起》、《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甚或小螢幕的《冰與火之歌》,以及延續前幾年 #MeToo 運動的女力電影,諸如《驚奇隊長》、《舞孃騙很大》、《仲夏魘》、《灼人秘密》等,今年似乎也有許多電影在探討「國族錯置與失根焦慮」這件事,像是柏林金熊獎《出走巴黎》、盧卡諾金豹獎《幻土》,以及《別告訴她》、《邊境幻夢》、《過境情謎》、《熱帶雨》等。另一個有趣的共通主題則是追求某種完美或狀態以致於喪心病狂的,像是《燈塔》、《她的搖滾滋味》、《Uncut Gems》、《赤手登峰》等。而今年似乎也是個音樂劇大年,除了《貓》慘到變成邪典電影之外,《小丑》、《婚姻故事》、《鋒迴路轉》、《大政治家》、《晨間直播秀》都納入了著名音樂劇作曲家史蒂芬·桑坦(Stephen Sondheim)的歌曲,也算是另類亮點。
但真正定義 2019 的,應該就是關於階級對立和貧富差距的電影,掐指一數就有:《小丑》、《寄生上流》、《悲慘世界》、《鋒迴路轉》、《舞孃騙很大》、《抱歉我們錯過你了》、《搶救失業大作戰》、《幸福的拉扎洛》、《弒婚遊戲》、《大西洋》、《我們》等,不約而同指向了當代社會的共同危機。雖然有的時候覺得這種警世寓言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但轉念一想,或許重複就是重點,而電影之所以仍持續傳唱著這樣的故事,就意味著還沒有喪失希望。正如同今年當紅的百老匯音樂劇《Hadestown》的歌詞所說的:
It’s a sad song
But we sing it anyway
To make you see how the world could be
In spite of the way that it is
Is it coming?
Is it coming this way?
在亂世中,讓我們繼續抱緊電影,作為狂浪之中的定錨,眺望遠方的盼望。
–
以下就是我今年的十大(配對)電影,一切都是主觀評選的,順序也不必太拘泥看待,純粹志在分享,也歡迎大家跟我分享今年你所喜愛的電影。我們 2020 見。
無論是以一小時18分鐘近距離端詳13張臉孔特寫,或是在短短26分鐘之內看盡一生的綻放,這兩部另類的電影作品(一部紀錄片、一部短片)都詠唱著那些組成生命的片刻喜悅與惆悵。或緩慢、或狂舞,這些電影不約而同觸碰到了我們的共同人類經驗,是那麼日常庸碌,卻也是那麼恬淡美好。
兩個截然不同的故事類型,卻都訴說著獨旅者的壓抑、悼念、悲傷,以及終然的釋放。這兩部視覺上絕美的電影,具備了一種超然性,彷彿出魂般帶你來到艷陽下的北歐草原,或是天王星的幽暗星系邊緣。看完這兩部片,你已隨同主角蛻變,不再是同一個你了。
在充滿貧富與階級對立的世代,這兩部片完美捕捉了這個老生常談卻越發危急的當代議題,並以各自荒誕而哀愁的方式,為長期被噤聲的中下階層找到了一個宣洩的出口。也願此兩部片作為我們時刻的提醒,當我們被逗樂時不忘記幽默感也是一種特權,而當我們成功寄生上位時,永遠留意來自地底那閃爍不斷的摩斯密碼。
延伸閱讀|
《寄生上流》Parasite:如夢幻泡影的階級革命
《小丑》Joker 觀後短評
一部是一代大師集結了過去作品畫面和歷年演講片段,重新翻玩剪輯成了濃縮人生哲理的最佳墓誌銘。另一部則是完全仰賴舊有的素材,重新整理並修復了未曾公開過的NASA美國太空總署資料庫檔案(包含11000小時的錄音檔,以及數百小時的膠卷影片),濃縮成一個半小時的標誌性紀錄。毫無任何旁白或訪問,就是扎扎實實以當下的畫面,帶人重返 1969 年的登月計畫。紀錄片的力量以及迷人之處,在這兩部作品中盡覽無遺。
兩部都是系列中的第四集,也都是橫跨了數十年的故事,卻反而一點都不顯得多餘或衰微,而是恰當地汲取了觀眾的懷舊情懷,並加入大膽的敘事元素,在眾多新舊角色登場的同時,仍不忘記最核心的人性和情感。這才是終結系列並與老角色們道別,最完美的示範。
延伸閱讀|
《玩具總動員4》Toy Story 4:飛向宇宙,在浩瀚無垠中找到自己
《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致我們終將逝去的英雄
兩位「硬派」大導演的集大成之作,因此這兩部片具備一些門檻。他們分別回到了他們所心念的60~70年代洛杉磯/費城,重拾攝影機拍下了他們心目中最浪漫的西部片/黑幫片景象,一幕幕都顯示了他們對電影藝術的精準掌控、企圖心,以及無比的愛。同時,也默默隱藏了他們走向生涯中後期的遲疑和忖度。卸下武裝後,他們對時代和世人的溫柔和關愛,源源不絕地緩緩流淌而出。
延伸閱讀|
《從前,有個好萊塢》Once Upon a Time … in Hollywood:自溺但又浪漫到不行的療慾擁抱
兩部年度最優秀的類型電影,將恐怖片與偵探片與時事掛勾,慧黠的隱喻層次、生動的角色塑造、優秀的群體演出,而且,都跟刀子有關!誰也未曾料想,一個來歷不明的分身追殺驚悚故事,以及一部爭遺產的狗血家族內鬥,竟會成為當今美國移民種族議題,以及保守派與自由派的極端對立,最切之入骨的精彩寓言。
延伸閱讀|
《我們》 Us :最可怕的是沒人能逃離自己
今年最美的愛情電影,一部是聚焦在紐約非裔社區的一對年輕佳偶,一部則是描摹法國布列塔尼孤島上的找到彼此的兩個女人。從古至今愛情故事總是令人神魂顛倒,而這兩部片又格外地精緻和洗煉,分別透過爵士樂和油彩畫兩種藝術形式,去具象化那種愛情當中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和盼望。不是什麼挑釁社會的畸戀、不追求浮誇的愛恨情仇,也沒有過於露骨的煽情性愛,一個好的愛情故事,可以如此簡單而純粹,在彼此眼中,就是完美。
史嘉蕾喬漢森今年的兩部代表作,再度將他的演技推到了高峰。無論是飾演戰亂中依然懷抱理想的勇敢單親媽媽,或是飾演在婚變後依然懷抱夢想的勇敢單親媽媽,這兩部直抵人心的電影,都是如此尖銳殘酷,卻又療慾暖心。它們告訴你我,即便在人心最低落的時刻,在歷史最黑暗的階段,電影可以陪伴你度過黑夜,並期待光明終究來臨之時,我們會有勇氣再度翩翩起舞。
延伸閱讀|
《兔嘲男孩》Jojo Rabbit 觀後短評
《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 觀後短評
兩個從小被父親家暴、活在漠視陰影底下的大男孩,如何舔舐傷口並走出心理的傷痛?答案是:電影。華裔導演劉冰,將從小到大與好友們溜著滑板穿梭伊利諾州的羅克福德小鎮上的影像,搭配了生命中重要之人的訪談,剪輯成了一幅最誠實而赤裸的成長禮讚,披露了滑板作為一種防衛機制背後的傷痛,也拓展到整個年輕世代所面臨的種種社會挑戰。好萊塢男星席亞李畢夫則是在勒戒療養中心,慢慢寫出了他滿腔憤恨與缺乏安全感的童年創傷。原先只是心理治療的一個作業,最後則成了一部感人電影的劇本,更妙的是,他在該片中飾演的,正是他愛恨交織的父親。這兩部片或許某些部份顯得生嫩,但也因此具備了其他電影所難匹敵的誠摯和複雜的人性觀察。電影讓他們獲得了救贖,某種意義上,這就是電影最高的成就了。
延伸閱讀|
《我們為什麼溜滑板》Minding the Gap:生命之路顛簸難行,請留心腳下間隙
特別提及(無特別排序)
Special Mentions (in no particular order) :
《赤手登峰》Free Solo(美)
《野梨樹》The Wild Pear Tree(土)
《隱藏的生活》A Hidden Life(德/美)
《鏗鏘玫瑰》Wild Rose(英)
《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美)
《邊境幻夢》Manta Ray(泰)
《天使寶貝法蘭絲》Saint Frances(美)
《吉娃娃羅曼死》Chiwawa(日)is.gd/AKPUWs
《幸福的拉札洛》Happy as Lazzaro(義)
《大西洋》Atlantics(塞)
《離開夢幻莊園》Leaving Neverland(美)
《為副不仁》Vice(美)
109 位台灣線上影評人共同評選,2021 最好看的電影有哪些?有哪位導演入選兩部電影?台灣國片又是誰居冠?最完整的年度盤點、最詳盡的十大榜單,讓影迷們一次補齊想看的片!
2021 彷彿已經是上個世紀了,在跨年夜以 Netflix 上的《犬山記》(二刷)和《失去的女兒》做了個完美的了結。然而,良夜不能留,2022 第一天旋即被年初的工作海嘯給打垮到現在,才勉強有時間爬梳整理過去一整年的電影紀錄。 翻了翻 Letterboxd 紀錄,我在 2021 大大小小看的片子大約三百部,也算是在疫情期間,社交活動銳減,加上換了個全時間在家遠端的工作後,難能可貴的生活節拍器。古人或以繩結記日,我則有幸能有影像為伴,繼續在光影中匍匐前進修行度日。 (more…)
除了招牌的黑色幽默、妙語如珠,與荒謬情境,以及毫不妥協的「粉彩式」美術設計和「置中狂」攝影構圖 ,威斯安德森仍然在這些浮誇的藝術表層下,去埋藏包裹他對藝術的致敬、對理想世界的嚮往、以及對創作者的包容、同理,與愛護。
丹眼看電影於去年底突發奇想,希望集結網路上各個平台角落的影評人們,合力勾勒出我們對過去一年全球電影的想法和喜好。本文匯集了 60 位台灣線上影評人的 2020 年度推薦片單,並透過簡單的統計與整理,得出加權統計後的推薦排序。文章後段並完整地呈現出所有影評人提交之完整片單,以期照亮影評喜好與關注之多元性,並促進電影相關討論。
2020的電影旅程 2020即將劃上句點,也意味著台灣防疫行動已屆滿一週年。今年勢必所有的回顧,都脫離不了全球肺炎疫情的影響,台灣雖無經歷封城之苦,但好萊塢大片接續延檔、前期影院仍有採取限制人數的措施,甚至連金馬奇幻影展都遺憾取消。但,隨著國內疫情趨緩,今年也迎來了國片的大豐收,屢屢創下票房佳績。年底的金馬影展和頒獎典禮,也成了世界上少數能夠如期舉行的實體活動之一。 (more…)
皮克斯入選坎城影展的最新力作《靈魂急轉彎》,由原訂的年中檔期延到年尾,終於與觀眾見面。跟美國比起來,台灣觀眾有幸可以進實體戲院觀賞這部電影,而這也是觀賞這部高水準動畫片的最佳方法 —— 《靈魂急轉彎》不僅故事說得巧妙、老少咸宜且具備皮克斯招牌的催淚元素,而且更展示了業界頂尖電腦動畫技術的發展進程,活靈活現地描繪出溫煦陽光下生氣盎然的紐約街頭,以及趣味橫生的「靈魂世界」。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