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 27 年,恐怖大師史蒂芬金 Stephen King 的經典小說《牠》 It 再度搬上大銀幕。下水道深處神出鬼沒的百變小丑,總是配上一顆血色氣球,鮮明的形象再度嚇壞了全球的影迷們,票房更是捷報連連。除了大眾買單外,影評也紛紛給出好評,成為難得叫好又叫座的恐怖類型片。
故事場景設定在一個神秘的小鎮上,這裡的居民似乎各懷鬼胎、異常寧靜,而城鎮在過去的歷史上也經常發生大規模死傷意外或離奇失蹤事件。一群被社會忽略或排擠的學生,物以類聚地形成一個自稱「魯蛇俱樂部」的友誼互助團體。主角比爾正是其中一員,長期因口吃問題備受欺侮。幾年前他的小弟喬治在一場大雨中離奇走失,自從那時他未曾放棄過找尋喬治的念頭。而魯蛇俱樂部成員們也接連經歷一連串可怕的靈異事件,促使他們踏上斬妖除魔的冒險旅程。
撇開恐怖的魔幻元素不談的話,這部片可以說是一部可愛的青春成長故事。童星們之間塑造出的友誼和革命情感很真實,屁孩們彼此的吐嘈垃圾話更是一大亮點。年少蒙懂的情慾初探、自我認同的追尋與定位,都樣樣到位,讓人想起《站在我這邊》 Stand By Me 、《超級八》Super 8 等青少年同儕主題電影。就算小丑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這也已經是蠻完整的一部青春物語。
電影以 80 年代為時間背景設定,美術設計、場景、服飾、配樂、歌曲等,無一不反映當年那個時代的奔放活力。而這些也都化作情感催化劑,營造出一股懷舊感濃厚的復古情懷。近年好萊塢似乎又重新掀起一波這時期的復古風潮,例如去年最夯的美國影集《怪奇物語》 Stranger Things ,就跟《牠》一樣是講述一群騎著腳踏車四處「打怪」的可愛屁孩。不過兩者的高相似性,似乎也不必太意外。創作出《怪奇物語》的杜氏兄弟 Duffer Brothers 導演們,其實原本是希望翻拍《牠》未果,才另創新局,打造《怪奇物語》作為對史蒂芬金以及史匹柏 Spielberg 早期電影的致敬。
本片的靈魂人物當然就是由比爾斯史柯斯嘉 Bill Skarsgard 演出的小丑(潘尼懷斯)。再他的詮釋之下,牠確實陰氣逼人、怪誕瘋癲,每次出場都令全場嚇破膽(在滿場的戲院中觀察觀眾的反應,實是看恐怖片的最大樂趣之一)。但由於「嚇法」大抵走不出傳統「招式」,舉凡音樂漸強後的突然現身,燈光忽然熄滅、鬼怪直奔第一人稱視角而來等等,因此到後來已經大抵可以預測何時會有嚇人場面。而因應片中劇情設計,隨著小孩們的勇氣漸增,以吞噬恐懼化為自身力量的小丑,他的威脅性就越趨減小。一直到最後的「大戰」時,我反而不自覺地為小丑感到一絲同情(誰叫 Bill Skarsgard 把小丑演得如此迷人)。
再說,「小丑恐懼症」比較會出現在西方的社會環境下,對亞洲觀眾可能會稍有族群差異。以恐怖片來說,我覺得這部片嚇人(frightening)但不駭人(haunting),所以沒有太被嚇著(反觀幾年前的《靈病》 It Follows 雖然幾乎沒有鬼嚇人的片段,但看完心裡毛到不行,心情久久無法平復)。但我還是欣賞這部片成功塑造出一種籠罩式的恐懼氛圍,是那種在一派和諧下蘊藏的重重危機感,有點像《厲陰宅》系列和《女巫》The Witch 等近期優秀的恐怖片。話雖如此,有兩幕特別精彩值得一提。第一個是女孩獨自在浴室的一幕,鮮血豪放地噴灑,染紅了一切。那幕之美,害我差點跳起來鼓掌。另一幕則是小孩們進入鬼屋找小丑對決,反而一一被孤立在各自的陷阱當中。這幕可說是趣味橫生,充滿怪奇的想像力,簡直就像親身走入遊樂園的鬼屋一樣。
而這部片也不全然是以鬼怪為核心的恐怖元素,整個小鎮其實是更大的鬼屋,而每個小孩各自的內心恐懼,也是片中有試圖著墨的有趣觀點。城鎮的大人們似乎都是這些小孩們恐懼的具像化身:冷漠、噤聲、暴力、鄉愿、懶散、無謂、性變態、自以為義等。整天在校園和街角罷凌他們的高年級學長姊們,也暗示了成長似乎必然帶來的敗壞。除此之外,每位「魯蛇」都還有自己的心魔,不管是因身材導致的自卑、在缺乏愛的原生家庭中的寂寞、不被社會接納的孤立、面對輿論謠言的無奈,就我看來,這些才是這部片真正深刻的地方,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必然經歷到這些真實而普遍的恐懼。所以,小丑也許只是一個心魔意象、一個恐懼的化身,這些恐懼可以吞噬我們,但我們也可以與友伴們(魯蛇們)同仇敵愾、奮勇抗敵。當我們不再畏懼之時,我們就不再是魯蛇,而那些童年陰影(那些「小丑」們)也就自動消失殆盡。而那時,也就代表我們已然真正「長大」。
所以我說,這真的是部溫馨的青春成長電影。千萬別被它的恐怖外衣給騙了。是,有血腥場面、是,小丑有些型態很醜很噁,但再怎麼可怕都沒有人性可怕。所以鼓起勇氣去看這部片吧,讓你體會一下好的恐怖片不但有驚嚇、有完整敘事(雖然有些劇情線為了續集沒有收完),更創造了一整個迷人的電影世界。在那裡,你也會漂浮。
109 位台灣線上影評人共同評選,2021 最好看的電影有哪些?有哪位導演入選兩部電影?台灣國片又是誰居冠?最完整的年度盤點、最詳盡的十大榜單,讓影迷們一次補齊想看的片!
2021 彷彿已經是上個世紀了,在跨年夜以 Netflix 上的《犬山記》(二刷)和《失去的女兒》做了個完美的了結。然而,良夜不能留,2022 第一天旋即被年初的工作海嘯給打垮到現在,才勉強有時間爬梳整理過去一整年的電影紀錄。 翻了翻 Letterboxd 紀錄,我在 2021 大大小小看的片子大約三百部,也算是在疫情期間,社交活動銳減,加上換了個全時間在家遠端的工作後,難能可貴的生活節拍器。古人或以繩結記日,我則有幸能有影像為伴,繼續在光影中匍匐前進修行度日。 (more…)
除了招牌的黑色幽默、妙語如珠,與荒謬情境,以及毫不妥協的「粉彩式」美術設計和「置中狂」攝影構圖 ,威斯安德森仍然在這些浮誇的藝術表層下,去埋藏包裹他對藝術的致敬、對理想世界的嚮往、以及對創作者的包容、同理,與愛護。
丹眼看電影於去年底突發奇想,希望集結網路上各個平台角落的影評人們,合力勾勒出我們對過去一年全球電影的想法和喜好。本文匯集了 60 位台灣線上影評人的 2020 年度推薦片單,並透過簡單的統計與整理,得出加權統計後的推薦排序。文章後段並完整地呈現出所有影評人提交之完整片單,以期照亮影評喜好與關注之多元性,並促進電影相關討論。
2020的電影旅程 2020即將劃上句點,也意味著台灣防疫行動已屆滿一週年。今年勢必所有的回顧,都脫離不了全球肺炎疫情的影響,台灣雖無經歷封城之苦,但好萊塢大片接續延檔、前期影院仍有採取限制人數的措施,甚至連金馬奇幻影展都遺憾取消。但,隨著國內疫情趨緩,今年也迎來了國片的大豐收,屢屢創下票房佳績。年底的金馬影展和頒獎典禮,也成了世界上少數能夠如期舉行的實體活動之一。 (more…)
皮克斯入選坎城影展的最新力作《靈魂急轉彎》,由原訂的年中檔期延到年尾,終於與觀眾見面。跟美國比起來,台灣觀眾有幸可以進實體戲院觀賞這部電影,而這也是觀賞這部高水準動畫片的最佳方法 —— 《靈魂急轉彎》不僅故事說得巧妙、老少咸宜且具備皮克斯招牌的催淚元素,而且更展示了業界頂尖電腦動畫技術的發展進程,活靈活現地描繪出溫煦陽光下生氣盎然的紐約街頭,以及趣味橫生的「靈魂世界」。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