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負反手拍》Battle of the Sexes:以性別議題包裹角色探討的一計Ace球

影評 美加

復古的大框眼鏡和誇張的鬢角造型,艾瑪史東(Emma Stone)與史提夫卡爾(Steve Carell)在《勝負反手拍》(Battle of the Sexes)中,分別化身為 70 年代的網球「世界球后」—比莉珍金,與前世界球王—鮑比里格斯,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舉世矚目的網球/性別大戰。在當年,女性運動員的上場獎金只有男子組的八分之一,而為了推翻「男人在生理上就是比女人還具有優勢」的預設原由,比莉珍肩負起這場性別之戰的開鋒使命,促使了這場世紀之戰。

原本的預期是一部高娛樂性、節奏動感的運動競賽勵志片(類似《決戰終點線》Rush 中的宿敵對決那樣),結果電影的前大半幾乎沒有網球的畫面。跳脫公式的預期,是第一個好的預兆。《小太陽的願望》夫妻檔導演喬納森戴頓(Jonathan Dayton)與維萊莉法瑞斯(Valerie Faris)以近乎吊人胃口的手法,選擇從兩位主角的日常切入,讓這場議題性濃厚的故事不至於變成枯燥的歷史說教或無關痛癢的競賽側錄。雙線併行最終合軌的敘事方式,也較完整地呈現了兩方各自的背景與立場,而非只是扁平二元的善惡兩方。

兩位主角在這部電影中有了細膩的樣貌,在性別議題與勵志競技之前,這部片其實更著重於以角色為出發點的探討研究(character study)。艾瑪的角色沒那麼趾高氣揚地揮舞著女權大旗,史提夫的角色也不全然是萬惡沙豬。兩者都有他們不得不然的苦衷、在大時代下無可違逆的角色扮演;在光鮮亮麗的光環之下,兩人其實也都有各自的迷惘。史提夫的角色曾經是世界球王,退休後卻被困在辦公室與家庭的牢籠之中,有志難伸;昔日榮景不再、自我定位與自我價值也隨之流逝。在面對賭癮的枷鎖,以及被妻子看不起的卑微之下,他不禁想要抓回一絲昔日為夢想孤注一擲的豪情。而恰好在那個世道氛圍下,打一場以性別議題為名的球賽,也只是與世推移的噱頭,甚至他的歧視心態,也更是社會結構的另一起悲劇產物。

艾瑪的角色:比莉珍,也不是什麼思想進步的女權主義倡議者。就如電影台詞所說:「我是一名網球選手,只是恰好也是一個女人」。他當然是勇於在社會浪潮中力挽狂瀾的人,但其實那也只是逼不得已、被制度摒棄之後的反撲。而這樣沈著、帶著一絲不情願的認命,正好與過去我們所看到的英雄身影有了有趣的分異,也使這個角色更加豐富立體。雖然貴為球后,但她就是個默默做好自己份內事的小人物,原本與這場革命沒有半點瓜葛,卻意外被捲入成了代表人物。而起初她的願望,就只是希望得到合理的工酬、擁有被人聽見的聲音,沒想到星火燎原,也是始料未及。但在這一切之後,這個角色還是無比的脆弱與無奈,特別是對於自己的愛情追尋(不得不說,這段比莉珍的自我探索情感線,是本片最令我感到驚喜之處,與之對戲的那位配角也是亮點之一)。

艾瑪去年才剛以《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中的追夢少女奪得奧斯卡后冠。比莉珍是個比米雅更實在的角色,少了眼中對夢想憧憬的閃爍,多了埋頭認命的拙樸。透過高還原度的裝扮,以及球場下低調平凡、球場上自信頑強的姿態,以更加收斂的演出,傳遞出強韌的生命力。在她微帶笑意的雙眸之中,時而胸有成竹、時而徬徨迷惘,無疑的是艾瑪又交出了一個多層次的表演。有一場「得獎場」是艾瑪在賽後的休息室,安靜地獨自垂頭痛哭。就算贏了場上的比賽,下場後,面對社會、面對自我、面對愛情,還是「輸」得一塌糊塗。這場哭戲恰到好處,讓壓在她肩頭整個世代的期待與重擔得以釋放,那是多麼的沈重的使命,又是多麼溫柔的體恤。

史提夫卡爾更是讓人驚呼連連。過去以喜劇走紅的卡爾,近年來早已默默轉往更嚴肅的戲劇發展。從《暗黑冠軍路》(Foxcatcher)的變態富豪,到《大賣空》(The Big Short)中飾演一個心有悲憫的華爾街操盤手,卡爾一再展現他的深邃演技和人性觀察,在本片中亦是如此。原本鮑比可以純然是個嫉「女」如仇的萬惡大男人沙豬,但卡爾賦予的這個角色深厚的底韻。在每個出場他都精神奕奕、近乎狂躁地演活了這名媒體寵兒。但同時卡爾也道出了這名角色的悲歌:無法擺脫的賭癮、少了成就的失落,為了這場能重新奪回榮耀的比賽而扮演起了稱職壞人,透過裝腔作勢去掩飾內心的空虛。比莉珍跟鮑比同為天涯淪落人,都是在社會中被禁錮的人,也都是性別不平等的權力結構中無法展翅的囚鳥。有一幕卡爾與妻子翻牌坦承,坦露著最深層的傷疤自白,迷惘與脆弱盡顯於顏面之中,十足是個悲劇角色。

整體的敘事節奏沒有那麼輕快,一方面是得以盡情描繪角色的模樣,但若以娛樂、體育片的期待來看,可能會稍嫌慢了些。然而除了精彩的角色塑造以外,這部片的製作層面也非常精良,特別是 70 年代的質樸觸感和視覺設計,整體還原度非常逼真。而球賽的場景雖然不多,但大多以遠景完整呈現(替身的)肢體動作,也模擬一般球賽轉播時的鏡頭角度,在觀賽時我們就好比成了當年觀看直播的民眾。攝影的構圖和幾幕夜間取景也相當具有巧思。配樂也是一大亮點,共同監製《進擊的鼓手》(Whiplash)、以《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獲奧斯卡提名最佳配樂的美國作曲家 Nicholas Britell ,這次譜寫了一個精彩的配樂,是近期以鋼琴為主幹的配樂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主題旋律中,他以穩定的弦樂鋪底,鋼琴則在正拍上一步一步緩緩推昇,透過上行旋律小調(melodic minor)♮VI 和 ♮VII 的和聲走向,營造出一種昇華邁向希望的動機主題。

這部片還是有他薄弱之處,像是大部分的配角群沒能夠有更多的發揮,而比莉珍的感情線最後也沒有完整交代。不熟悉網球規則的觀眾,可能在最後二十分鐘的高潮戲,也會有些不耐。但整體而言,它誠然是一部翻轉期待的佳作,跳脫了我們對這類片型的既定期待。與其用緊張刺激的場面引發腎上腺素分泌,它選擇以真實的場景和真摯的人情,緩緩打動人心。它沒有一般勵志片如此淺顯易懂、對到大眾胃口,甚至可以說這是一場沒有贏家、全是輸家的比賽。然而,這部片用一場網球賽作為整體社會各個角落兀自奮鬥的縮影,讓我們看見昔今相比之下的異與同。它溫煦地鼓舞著,也輕聲地提醒著當代的我們,還有漫長的路要往前邁進。就如片中比莉珍的造型師(由可愛的艾倫康明 Alan Cumming 飾演)所言:「也許有一天,我們將能愛我們所愛的人」。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