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恐怖驚悚片總是得來不易,不是手法過於粗糙、一心只想要嚇人,就是過於訴諸怪力亂神或噁心血肉等表面元素,反而忽略了恐懼最原始的人性共鳴。而《噤界》就是這麼一部簡單,卻完全能夠鉤住人心的故事,以絕佳的執行力和 90 分鐘精斂的影像敘事,帶出了完整度奇高的優異恐怖商業作品。 (more…)
千萬別被片名騙了,這不是什麼中年出走的無腦顢頇動作片,更不是什麼勵志陽光的輕鬆小品,而是一部很踏實地面對人生中的創痛與無解難題的自省與探索,從角色出發、由對話建構的美國夢反思。這部是《愛在》系列三部曲的神級導演 Richard Linklater 的最新作品,也是去年獎季最被低估的劇本之一。 (more…)
終於,在一部乍看之下不怎麼起眼的青春小品,迎來了與《年少時代》同樣讓我五體投地、無可救藥地熱愛的一部五顆星滿分作品。《淑女鳥》這部電影就像是一個大大的擁抱,溫暖、堅定、全然包容。它如此簡單,卻在不經意時打動人心;如此獨樹一格,卻又能引起每個人的共鳴;如此赤裸地面對青春的醜陋與不盡人意,卻不陷於自憐自艾的感時傷懷。在特效大片環伺的影視環境中,它卻以最通俗的少女日常,帶出最糾結的情緒堆疊,以及最豐富、多層次的觀影體驗。 (more…)
作為漫威電影宇宙的第 18 部作品,《黑豹》一點也不顯得多餘,受惠卻不受限於過往的成果,漫威力求突破的勇氣可見一斑。於是,就這麼迎來了第一部以黑人主導的黑人英雄電影。出乎意料地新鮮,充滿原始魔性的吸引力,時至今日在大銀幕上始終長期缺席的非洲榮耀,終於霸氣駕臨。 (more…)
一部絕美高雅的扭曲病態愛情故事。前半段是風流品味老男的撩妹手則,幾乎有點迪士尼童話般的黃金年代感;後半段轉為無法釐清敘明、是束縛也是解放的複雜情感。別被預告騙了,心理驚悚與懸疑的成份不多,也沒有太過多的裝神弄鬼,他其實就是很直接的單線劇情,只是人心的叵測、羈絆的難纏、情感的迂迴,就已經夠觀眾揣摩了。 (more…)
復古的大框眼鏡和誇張的鬢角造型,艾瑪史東(Emma Stone)與史提夫卡爾(Steve Carell)在《勝負反手拍》(Battle of the Sexes)中,分別化身為 70 年代的網球「世界球后」—比莉珍金,與前世界球王—鮑比里格斯,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舉世矚目的網球/性別大戰。在當年,女性運動員的上場獎金只有男子組的八分之一,而為了推翻「男人在生理上就是比女人還具有優勢」的預設原由,比莉珍肩負起這場性別之戰的開鋒使命,促使了這場世紀之戰。 (more…)
從 2008 年的《鋼鐵人》(Iron Man)開始至今將近十年,迪士尼漫威影業(Marvel Studios)的電影宇宙,也已悄悄地來到了第十七部。漫威的超級英雄電影,一直以來都表現不俗,不只是口碑票房,影評們更是幾乎通盤買帳。以美國知名影評彙整網站「爛番茄」來看,平均每部片高達 83% 的正面評價(最低的是 66% 的《雷神索爾2:黑暗世界》,而此部《諸神黃昏》則暫時以 98% 高居第一)。然而,隨著大家熟悉了漫威一貫的電影公式,劇情大多如出一轍,角色淪為表平、視覺特效逐漸壓過故事核心時,不禁暗暗擔心是否漫威已經端不出新的菜色,來討好越加挑剔的觀眾。 (more…)
相隔 27 年,恐怖大師史蒂芬金 Stephen King 的經典小說《牠》 It 再度搬上大銀幕。下水道深處神出鬼沒的百變小丑,總是配上一顆血色氣球,鮮明的形象再度嚇壞了全球的影迷們,票房更是捷報連連。除了大眾買單外,影評也紛紛給出好評,成為難得叫好又叫座的恐怖類型片。 (more…)
巴基斯坦裔的美國演員庫梅爾南賈尼 Kumail Nanjiani ,過去大部分的演出都是在脫口秀/電視劇圈打滾,比較紅的作品是 HBO 的廢宅喜劇影集《矽谷群瞎傳》 Silicon Valley ,他在裡面飾演一個符合刻板印象、有點社交障礙的編碼工程師。這次,他選擇以自身過去的真實經驗改編成愛情喜劇,作為他轉戰大銀幕的轉型之作,而就結果而論,這儼然是個漂亮一擊。 (more…)
如果這部片可以拿奧斯卡最佳影片,當年的《年少時代》沒有理由被《鳥人》擊敗。 《月光》是一部實驗感濃厚的重度藝術片,是那種感覺會在日舞影展某個小單元放映然後缺乏主流關注的片。真的很難想像今年美國影評竟然如此買帳,不禁讓人懷疑若同樣題材但角色改為白人,是否一樣會得到同樣的殊榮待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