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雷一時爽,全家火葬場」?——淺談爆雷與防雷的文化脈絡和心理機制

專題

本文原刊載於《放映週報》

近期適逢漫威電影《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上映期間,同時史詩影集《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的最終季也正同步播出,害怕事先被「爆雷」劇透的影迷們紛紛避開社群媒體,網路上草木皆兵,搞得大家人心惶惶。網路用語「爆雷一時爽,全家火葬場」蔚為風潮,雖然是誇飾大於詛咒的一句話,但也顯示出部分影迷的焦慮。

例如,最近在美國 [1] 和香港 [2] 都發生了因為被人爆雷而引起的惡意攻擊事件,可見對於一些人來說,真的不是在開玩笑的。然而,也有反方說法,認為如果只是因為得知了一個劇情細節,就會毀了整個觀影經驗,那也未必太小看影視作品本身的內涵豐富度、也太過看重表層的劇情了。本文試圖整理近年研究,討論爆雷文化的脈絡和原因、以心理學角度切入探討爆雷對觀影經驗的影響,並在最後提出面對爆雷時的一些因應方法。

▋ 爆雷的定義與文化沿革 

「爆雷」也被稱做「劇透」,意指:

事先公布洩漏、重要結局曝光。源自於網路用語『雷文』,意思是指有『地雷』效果的文章,誤觸會產生大爆炸。」(中華語文知識庫 [3] )。

所以,所謂的「爆雷」,就是有意或無意地將創作作品中的「雷」,給先「爆」了出來的這個行為。

英文更直接,「爆雷」(動詞)是 “spoil”,「雷」(名詞)則是 “spoiler”,直接以「使毀損、使泡湯」的單字延伸使用,可見他本身就帶有了負面的語義了。根據劍橋字典,spoiler 是指:

報章雜誌、部落格等媒體中,有關影視內容的劇情揭露,並可能會毀了還沒看過該影視作品的觀眾之興致」[4]。

國外鄉民愛用的 Urban Dictionary 則給了爆雷以下定義:

當有人揭露了某些你原本不知道,但會想要自己發現的東西。通常適用於藝術媒體的討論,像是電玩遊戲與電影。」[5]

事實上,對於爆雷的注重程度,也是近年來才變本加厲的。早期的電影院甚至還會發放劇情手冊,在報章媒體中也常見以劇情為吸引觀眾入場的關鍵賣點。然而,隨著網路世代的興起、資訊傳播速度與社群網站縮短了人們的距離,再加上影城的普及化和大規模放映的同步化,也讓影視娛樂的經驗和討論更加具有即時性與共享性。

人們逐漸重視「保密防雷」這件事情,似乎也不過是這一二十年左右的事。在報章與電子媒體上,常見於影評、劇評等文章的 “Spoiler alert” 「有雷警語」,第一次出現在《紐約時報》是 2002 的一篇影集評論 [6],而這樣的作法大概也是到 00 年代中後期才逐漸普及 [7]。

這個媒體文化的演變,大概與網路資訊的普及以及串流平台的興起脫不了干係,可以確定的是,我們至今仍然在持續摸索與修正影視文化的討論中,該如何找到最佳的平衡點,既保有作品的新奇感,又能夠兼具討論的深刻性和具體性。目前西方媒體普遍的作法是切割為無雷的一般影評(spoiler-free review),以及有雷的專題分析(spoiler-filled analysis / essay / think-piece)。

▋ 爆雷防範的雙向性

有趣的是,不只是作品的閱聽者講究防雷,近年來也越來越多創作者直接公開呼籲不要爆雷。2016 年當舞台劇《哈利波特:被詛咒的孩子》於倫敦西區開幕時,該劇劇作家 JK 羅琳就在推特上以「#KeepTheSecrets」標籤發起串連的保密宣言 [8]。類似地,當第三、第四集《復仇者聯盟》電影上映時,導演羅素兄弟也在推特上發出全體演員的叮嚀影片,並分別以「#ThanosDemandsYourSilence」(薩諾斯命令你噤聲)、「#DontSpoilTheEndgame」(別毀了終局)標籤發起串連。

在公開信中他們提到:

由於你們(影迷)都投入了這麼多的時間和心靈在這些故事當中,這次我們要再度請你們幫忙。正如同你們不會希望被別人爆雷一樣,也請大家在看完電影後,不要向別人爆雷」[9,10]。

如果就這樣來看,盡量不向他人任意爆雷,不僅是尊重每個人得享有完整的第一手經驗,更是依循創作者對於作品呈現的初衷。

▋ 惡意爆雷的心理動機

在《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上映日清晨六點的首場播映後,社群媒體上就已經風聲鶴唳,知名論壇 PTT 八卦版甚至在清晨兩點就有網友 GreenBeret 發佈一篇直接在標題惡意爆雷的文章(此文目前已刪除)[11], PTT 電影版上也打上了「沒看電影不會知道就是標題雷」版標作為提醒,甚至有熱心網友自製了「PTT防爆雷外掛」供大家下載安裝 [12]。然而再怎麼努力防雷,大家身邊似乎都有哀嚎著被爆雷的人。到底這些刻意爆雷的人,是抱持什麼樣的心理?

根據相關研究,惡意爆雷者主要的動機是為了炫耀,表達一種「我知道你所不知道」的優越感(Leavitt & Christenfeld, 2010)。這種行為在社會互動中,可以提昇自己在同儕之間的社交地位,也可以在人際關係中作為談判籌碼,透過爆雷達到羞辱人的目的(Meimaridis & Oliveira, 2018)。

Some Men Just Want to Watch the World Burn.

「有些人只想看到世界焚燒」 —— 《黑暗騎士》的一句台詞,完美捕捉了這種反社會性格疾患(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的心理狀態。或許說到底,這些人也不求什麼,就只是唯恐天下太平。

▋ 爆雷效應的心理學研究回顧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的社會心理學教授 Christenfeld 與其學生 Leavitte 在 2011 與 2013 發表了相關的研究,透過讓 819 位參與者分別閱讀有及無事先爆雷的短篇故事,並事後填寫自評量表,來比較其獲得愉悅的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

他們的結果顯示,爆雷非但沒有減損閱讀故事的愉悅感,反而些微顯著地比未被爆雷的故事獲得更高的愉悅感。他們的推論是:當人們不再對於劇情抱持著不確定性的懸疑焦躁感,且不需要分心去梳理複雜的劇情發展,反而可以好好地享受故事、心無旁鶩地欣賞其中的美學,甚至對於預期中的劇情轉折或結局產生期待的心裡。

雖然上述研究常被拿來引用作為「爆雷不影響觀影心情」的正方論證,然而此系列研究仍有許多限制。以短篇故事作為刺激材料,未必與觀看影視有相同的歷程。近期研究就有指出,爆雷影響觀影的程度,超過閱讀文學作品(Daniel & Katz, 2018)。再者,採取受試者間設計(between-subjects design)的內效度(internal validity)與統計檢定力(statistical power)都較低。研究方法上,也未納入其他的個別差異因素,像是認知能力與性格差異、投入作品的程度,愉悅程度也僅以單一向度的自評量表去衡量,這些都未臻完善。

阿姆斯特丹大學的 Judith Rosenbaum 與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 Benjamin Johnson 共同合作,並提出反駁上述意見的研究結果。首先他們改善了研究方法,採取受試者間設計,並以多向度量表(INT-ENJ scale)作為依變項衡量依據。他們發現:在不被爆雷的情形下,參與者回報了較高的趣味感和懸疑感;反之,被爆雷後的內容,則較不具有思想啟發性,也沒那麼感人(Johnson & Rosenbaum, 2015)。

進一步將參與者的認知能力與性格納入考量後,他們發現兩項個人特質將會影響雷的影響程度。第一個是認知需求(need for cognition),亦即一個人傾向從事並喜歡複雜認知思考的程度(Cacioppo & Petty, 1982)。認知需求高的人會將所獲得的資訊自己多加演繹,並也較不會倚賴表層訊息的思考捷思,而是進行較主動的思考去獲得更多補充資訊(Verplanken, Hazenberg, & Palenéwen, 1992)。Rosenbaum 與 Johnson(2016)發現,認知需求高的人,會傾向選擇未被爆雷的故事。

第二個則是情感需求(need for affect),亦即一個人嚮往引發情緒的情境或事物的程度,簡單來說就是個體對情感互動的內在需求,可視為情緒版本的認知需求(Maio & Esses, 2001)。根據刺激移轉理論(Excitation Transfer Theory; Zillmann, 1971),人們認為愉悅感來自於對未知的解除。當懸疑感越劇烈,人們就越感到刺激興奮,最後張力舒緩解除時,得到的欣慰感也就越大。而情感需求高的人,在被爆雷後即可能因此消除了這個張力,使最後的情緒籌賞隨之減低(Rosenbaum & Johnson, 2016)。

在研究中,他們也發現高情感需求的人,也較喜愛未被爆雷的故事。過去研究顯示情感需求高的人,較容易「出神」進入虛構故事當中「入戲」,或許可以解釋這樣的結果(Appel & Richter, 2010)。最後,他們也發現較常閱讀文學作品的人,會不喜歡被爆雷、偏好由自己發現劇情轉折。

實際以影視作品為實驗素材的研究又得到怎麼樣的結論呢?Ellithorpe 與 Brookes(2016)以《追愛總動員》最終集為實驗刺激材料取得與 Christenfeld 類似的結果,認為觀眾在事前得知劇情的情況下,可以降低不安並提昇觀影的享受程度。以恐怖片為素材的研究也發現爆雷與否幾乎不影響整體的愉悅感、投入程度、懸疑度或心理抗拒程度,反倒對於恐怖片愛好者來說,一些微小的雷反而可以提昇觀影體驗(Johnson et al., 2019)。

綜觀以上研究所述,可以看到此議題仍有待商榷,研究結果還無法穩定地被反覆驗證,也因此還有待更進一步的探究。但大致上,我們還是可以歸納出以下幾點目前的共識:

1. 如果你只想單純享受故事,不喜歡一邊動腦去推敲作品當中的複雜抽象問題,那麼也許你會比較喜歡被爆雷後的故事。相對的,如果你喜歡一邊觀賞一邊自己腦補、推敲線索、提出假設,並思考比較深沈的主題、符號、隱喻,那麼你可能比較不喜歡被爆雷。

2. 如果你喜歡在觀影過程中體會多重的情緒,並且是喜歡全心投入在劇中世界、隨著劇情心情也會起伏的人,那麼你可能比較不喜歡被爆雷。相對的,如果你是以比較理性、旁觀、情感抽離的心態觀看,那麼爆不爆雷並不是那麼重要。

3. 爆雷確實有些微影響,但是必須視作品型式、類型、難度,以及閱聽者的個人特質、動機、投入程度,和視讀熟稔度而定。

▋ 面對爆雷的因應之道與認知轉換

根據以上的幾點研究結果,面對爆雷最重的其實是認清自己是哪一種特質的人、清楚爆雷對自己的影響為何,來決定是否有需要退避三舍,還是可以泰然若定。若是害怕雷的人,最直接的方法當然就是避免點開網路新聞、論壇、推特、批踢踢、影評網站、社群網路等,甚至極端一點也可以避開線下社交情境,並盡早看完作品、取得「免疫」抗體。

實證研究告訴我們,爆雷的負面影響,多半來自喪失自由選擇的相對被剝奪感,加上社會常模所加諸的「避雷」價值觀,但實質影響並沒有預期中來的大。因此,若是你意外被爆雷,也不必過度惱怒沮喪。那些負面情感,可能只是一些不必要的防衛機制,你實際觀賞的感受,未必會受到負面影響。往好處想,也許你因此可以更專注欣賞劇情以外的其他藝術面向,面對超展開劇情轉折、突如其來的角色發展,也可以好整以暇地從容面對。

▋ 結語

影視與媒體日新月異,爆雷文化確實也是一個多面向的時下難題。究竟什麼是雷?預告片等官方釋出的宣傳素材跟周邊商品算不算雷?多久之後才可以公開討論雷?這些都尚未有定論,也需要傳播者與閱聽者一同討論出共識。舉例來說,美國知名娛樂雜誌 Vulture 的內部標準,將電影的內文解禁日訂在上映日隔週一、標題解禁日訂在上映後一個月 [13]。

藝術評論與審美本來就是一個異中求同的對話過程,每個人的觀影方式或切入角度或有不同,爆雷或無雷也不是全然的涇渭分明,但是在這過程中,或許多一些同理,就可以讓所有人都有更佳的整體經驗。優秀的文學或影視作品,絕對不是隨便的幾下爆雷就會變得黯淡無光,但我寧願讓所有人既能享受第一次觀賞的驚艷與快感,也能透過重複的觀賞,細細品讀出不同層次的美感體驗。

因此,不管你是在 Facebook / Instagram 上分享觀影心得或電影梗圖的人,或只是剛看完電影,在影廳廁所中忍不住想要跟朋友大肆討論一番的人,希望你們可以多一點溫柔的包容。我想說的是,你可以選擇你在不在乎被爆雷,這完全是你的自由,但你也許不應該剝奪其他人選擇的自由。

就如同美國影評教父 Roger Ebert 在 2005 年的《登峰造極》影評 [14] 中所寫的:

電影中的的角色,不一定總是隨從我們預期行動,甚至可能會做一些冒犯到我們的決定。這是他們的權利,而我們也有權利不同意他們的選擇。然而,我們沒有權利去剝奪其他觀眾,同樣被這些角色的選擇所震懾的機會。」 

 


 

▋ 註釋連結

[1] https://nbcnews.to/2DRnvGb

[2]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532323

[3] http://words.chinese-linguipedia.org/viewtopic.php?f=4&t=12075 

[4] 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dictionary/english/spoiler

[5] https://www.urbandictionary.com/define.php?term=Spoiler

[6] https://www.nytimes.com/2002/06/17/arts/television-review-you-never-know-when-you-ll-find-a-good-idea.html

[7] https://afterdeadline.blogs.nytimes.com/2013/06/11/spoiler-alert-this-phrase-is-overused/

[8] https://twitter.com/jk_rowling/status/739735824577748992

[9] https://twitter.com/MarvelStudios/status/989640577389129728

[10] https://twitter.com/russo_brothers/status/1118219449570455552

[11]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56044157.A.B4A.html (有雷)

[12]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56072966.A.611.html

[13] https://www.vulture.com/2008/03/spoilers_the_official_vulture.html

[14] https://www.rogerebert.com/rogers-journal/critics-have-no-right-to-play-spoiler

▋ 參考文獻

Appel, M., & Richter, T. (2010). Transportation and need for affect in narrative persuasion: A mediated moderation model. Media Psychology, 13, 101-135. doi: 10.1080/15213261003799847

Cacioppo, J. T., & Petty, R. E. (1982). The need for cogni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2, 116-131. doi: 10.1037/0022-3514.42.1.116

Daniel, T. A., & Katz, J. S. (2018). Spoilers affect the enjoyment of television episodes but not short stories. Psychological reports, 0033294118793971.

Ellithorpe, M. E., & Brookes, S. E. (2016). I didn’t see that coming: Spoilers, fan theori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enjoyment and parasocial breakup distress during a series finale.

Johnson, B. K., & Rosenbaum, J. E. (2015). Spoiler alert: Consequences of narrative spoilers for dimensions of enjoyment, appreci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42(8), 1068-1088.

Johnson, B. K., & Rosenbaum, J. E. (2018). (Don’t) Tell me how it ends: Spoilers, enjoyment, and involvement in television and film. Media psychology, 21(4), 582-612.

Johnson, B. K., Udvardi, A., Eden, A., & Rosenbaum, J. E. (2019). Spoilers Go Bump in the Night: Impacts of Minor and Major Reveals on Horror Film Enjoyment. Journal of Media Psychology, 1(1), 1-12.

Leavitt, J. D., & Christenfeld, N. J. (2011). Story spoilers don’t spoil stori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2(9), 1152-1154.

Leavitt, J. D., & Christenfeld, N. J. (2013). The fluency of spoilers: Why giving away endings improves stories. Scientific study of literature, 3(1), 93-104.

Maio, G. R., & Esses, V. M. (2001). The need for affec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motivation to approach or avoid emo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9, 583-614. doi: 10.1111/1467- 6494.694156

Meimaridis, M., & Oliveira, T. (2018). The pleasure of spoiling: The spectrum of toxicity behind spoilers in Brazil.   Jounal of Audience & Reception Studies, 15(1), 272-290.

Rosenbaum, J. E., & Johnson, B. K. (2016). Who’s afraid of spoilers? Need for cognition, need for affect, and narrative selection and enjoyment. Psychology of Popular Media Culture, 5(3), 273.

Verplanken, B., Hazenberg, P. T., & Palenéwen, G. R. (1992). Need for cognition and external information search effort.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6, 128-136. doi: 10.1016/0092-6566(92)90049-A

Zillmann, D. (1971). Excitation transfer in communication-mediated aggressive behavio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7, 419-434. doi: 10.1016/0022- 1031(71)90075-A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