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神同行的少年》The Prayer:若你是浪子,你會回頭嗎?

影評 歐洲

又是一部優秀的法國電影,今年柏林影展銀熊獎最佳男演員,便是由片中飾演主角的 24 歲年輕演員 Anthony Bajon 奪得殊榮。本片風格沈穩,但爆發起來又非常震撼,張力十足。以不帶批判的敘事手法,去述說一個尋找自我救贖的「現代版浪子回頭」故事。

少年受藥癮所苦,來到了法國東南方阿爾卑斯山腳的勒戒養護所,試圖在苦力與信仰中走出過去的束縛。整部片非常安靜,大多只有詩班與團契的詩歌吟唱,比較特別的是巴哈的一曲詠歎調〈如果你與我同在〉(Bist Du Bei Mir, BWV 508),在片中三個關鍵時刻響起,象徵的心靈與肉體的得贖和轉折昇華,歌詞也頗有象徵意涵,似乎可以解讀成男主角對上主的全然奉獻,亦可視為男主角對女性友人的牽掛。

 

如果你靠近我 

我將會欣然迎向死亡與安息

啊,那會是多麽喜樂的結局

由你佳美的雙手

為我闔上忠誠的眼睛

 

這部雖然是宗教片,但沒有過多的傳教意味或超自然元素,反而以踏實的每日生活寫實為基底,並透過大自然中山嵐與暴雪的湧動力量和懾人之美,暗喻著上主超然的計畫與同在。然而整部片其實是帶有一點反思的叛逆,這種「宗教不正確」性,其實反而更能增進宗教探討的深度,與伊森霍克近期的《第一歸正會》頗有姊妹作的意味。

 

當「拉撒路復活」的戲臺垮了,就會發現一切都只是泡沫幻影般逢場作戲。我們正如同這些癮君子一樣,在生活中依然有許多的身不如己,離營下山、進入世界後,人們是否真的有所選擇、是否真的有改變命運的第二次機會,似乎沒有那麼樂觀。肉體與心靈的爭戰從古延續至今,或許信仰終究是烏托邦式的理想,但不可否認地是,那些在當中被人接納,且被自己接納的自我悔悟與救贖,卻又是無比真實的。

 

這部的攝影也非常乾淨,愛用大量的極暗鏡頭來營造「我雖行過死蔭的幽谷」被黑暗吞噬、與墮落權勢掙扎的絕望感,但不時又跳回亮白刺眼的雪景,作為純潔無瑕的對應象徵。在這黑白之間,導演讓我們看見各種二元對立之下,其實仍然是有許多疑問與可能性。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