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M》120 Beats Per Minute:每分鐘 120 下的生命力度

影評 歐洲

電影的原文片名— « 120 battements par minute » 意思是「每分 120 拍」。這可解讀為心臟激昂跳動的頻率,同時也可作為音樂計符,指示介於「稍快板」(Allegretto)與「快板」(Allegro)之間的輕盈節拍。

這部片於去年坎城影展首映,獲得廣大好評,不僅拿下評審團大獎與費比西獎,更入選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前九強。然而,關於同志議題的片子何其多,這部到底有什麼獨到之處?

 

改編自導演 Robin Campillo 年輕時的自身經歷,片中透過兩個同志青年的愛情故事作為主軸,實然則是以類記錄片的方式帶領觀眾一窺 90 年代巴黎社運組織 ACT UP(致力於愛滋病的擴散防制與知識宣導)長期抗戰之下的奮鬥、無奈,與曙光。

 

因此,片中有大量的社團開會場景,透過無止盡的來回抗辯,帶出團體內在本來就存在的意見光譜,在一次又一次的行動策劃與檢討聲中,讓人彷彿實際參與這重要卻冗長的社會演化進程。而那些慷慨辯論後,緊接著就是喧鬧的衝撞或是無聲的靜躺,被捕釋放後,又到了舞廳隨著每分 120 拍的重低音忘我舞動。辯論、抗爭、熱舞、性愛,簡直就像是將法國的青春精髓濃縮輪迴,對於大多已活不久的罹病同志們來說,那就是他們盡情綻放自我、毫無羞愧地活著、享受生命的轉瞬剎那。

 

但又有誰能說自己的生命並非有限苦短?只是他們更早意識到這殘酷卻美麗的事實罷了。而即便面臨在即的頹敗與死亡,至少他們確確實實、用力地活過了一回。狂躁意味著無畏,無畏則是因為已經無可失去了。舞池閃爍燈光下若隱若現的一張張臉孔, 是如此的忘我,但他們越陶醉,也越令人心碎。

 

阿根廷演員 Nahuel Pérez Biscayart 是全片的靈魂,從天之驕子的倔傲逐漸消殞,到面對死亡如初生嬰孩的惶恐脆弱,都詮釋得遊刃有餘。他在今年另外一部法國片《天上再見》中,大部分時間臉部都被面具蓋著,一雙骨溜清澈的眼睛蘊含了千絲萬縷的難言之隱,表演功力令人激賞。與之對戲的法國新秀 Arnaud Valois 也稱職地扮演著觀眾的代理人,從外人走進內圈,觀看著一切,也感受著理想和現實之間互相拉踞的憂喜交雜。兩人的銀幕默契比起《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 Armie Hammer & Timothée Chalamet,有過之而無不及,是近年來令人難忘的銀幕同志情侶。

 

除了演員們力求寫實的演出之外,這部片的藝術價值也展現在導演許多轉場橋段的精巧安排,像是從夜店的漂浮塵埃轉到顯微鏡下的細胞特寫。音樂的選擇自然也符合片名般跳躍而奔放,配上了飛快的唇槍舌戰和緊湊的剪輯。然而幾幕緩慢的鏡頭也讓觀眾有喘息的時間,被血染紅的塞納河、乘著地鐵望向窗外巴黎街景快閃而過、眾人躺在地上的鳥瞰鏡頭等,這些細膩的時刻,成為一部憤怒而暴躁的電影最好的點綴。

 

故事到了最後半小時,從見林轉往見樹,導演選擇以頗多的篇幅聚焦在情人之間私密的悲劇和情感漣漪,稍嫌自溺之外,也讓人不免感嘆同志電影是否都不免殊途同歸地走向悲情。而兩個多小時的片長也不容易消化,第一次觀看的時候還差點睡著。但二刷時,突然領悟到:這種漫長、無聊、索然無味、漫無目的,不就是漫漫抗爭路上最真實的寫照嗎?看出這層隱喻後,就能感受到這部片的偉大之處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